年年体检年年有“结”,真的可以不管吗?
打开体检报告,看到“甲状腺结节”的字样,你是否感到似曾相识?第一次出现时,你或许会感到担忧、焦虑,急于寻求医生的解答。然而,随着体检次数的增加,“甲状腺结节”仿佛成了体检报告的常客,很多人开始习以为常,甚至觉得“这么多年都没事,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”。那么,体检报告上的“甲状腺结节”真的可以置之不理吗?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。
什么是甲状腺结节?
甲状腺位于我们脖子前方,形似蝴蝶,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,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,对人体的新陈代谢、生长发育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甲状腺结节,顾名思义,就是甲状腺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异常增生,形成了肿块。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遗传因素、放射线暴露、自身免疫疾病、碘摄入异常等等。
值得庆幸的是,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,只有不到 10% 的结节会发展为甲状腺癌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甲状腺结节掉以轻心。
甲状腺结节会自愈吗?
有些甲状腺结节确实有可能自愈,比如由炎症引起的结节,随着炎症消退,结节也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。
然而,并非所有类型的甲状腺结节都会自愈。对于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结节,比如囊肿、腺瘤等,自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这些结节可能会逐渐增大,甚至压迫周围组织器官,引发一系列并发症。
出现这些情况,要警惕“结”变“劫”!
虽然大部分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,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。以下几种情况,要警惕甲状腺结节恶变的风险:
1. 结节大小和压迫症状: 如果结节体积较大,或者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,就可能压迫到周围的器官,比如气管、食管、神经等,引起呼吸困难、吞咽困难、声音嘶哑等症状。
2. 甲状腺周围疼痛或不适: 如果甲状腺周围出现疼痛、肿胀、压迫感等不适症状,要及时就医,排查甲状腺炎、甲状腺囊肿等疾病。
3. 激素水平异常: 一些甲状腺结节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,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,出现心悸、失眠、怕热、多汗、食欲亢进、体重减轻、乏力、怕冷、便秘等症状。
4. 影像学检查提示恶性可能: 超声、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结节的良恶性。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结节边界不清、形态不规则、内部回声不均匀、血流信号丰富等恶性特征,就需要高度警惕,必要时进行穿刺活检,明确诊断。
结语:定期检查,防患于未然
总而言之,虽然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,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。定期检查,关注自身健康状况,才能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。